家長有沒有發覺以傳統方式教授小孩理財,不但子女學得慢,教和學的都沉悶,又沒有甚麼互動性。其實有很多方法可以起到同樣的效果,但不同的是子女會享受學的過程,家長亦可一同參與。
DIY豬仔錢罌
想令小朋友有動力主動存錢,和他們設計製作一個他們專屬的豬仔錢罌就最好不過。比起買一個給他們,親力親為更有意義,讓小孩更有成功感,可以有效地驅使他們主動放錢進錢罌。小朋友可發揮他們的創意,將錢罌設計成他們心目中的模樣。而且,手作錢罌更可廢物利用,用舊紙皮箱、膠樽等等,環保意識連同理財一起教育子女。
DIY錢罌教學可參考以下兩段影片:
玩理財桌遊
從桌上遊戲學習複雜又抽象的理財概念比書本上學的更有趣,而且更加容易理解。遊戲過程可引導小朋友思考理財的重要性,並由此培養他們良好的金錢管理習慣。除了是一項不錯的親子活動,促進一群人之間的交流,又可同時予學習於娛樂,把理論具體化。
做任務賺零用錢
與其就這樣無條件給子女零用錢,不如提出一些得定的條件來賺取零用錢。零用錢可部份代替平時給子女的獎勵。條件可以是做一些簡單的家務或者完成一些指定的任務,例如收拾床舗、完成習作等等。
小朋友可由這一個訓練知道分擔家務的必要性和清楚世上並沒有不勞而獲的。而且拿到錢後小朋友須取捨用來買甚麼,學會甚麼是機會成本,如買到A玩具就買不起B玩具。
延遲享樂
家長亦可從小教導小孩延遲享樂的概念。譬如,小孩想買一份值$300 的玩具,但這一刻想要一份價值$50的小玩具。家長可以讓他選擇立刻買那份小的玩具,或把獎勵儲起,等和其他獎勵一起換那份大的禮物。由此,他們能理解到推遲現在的物慾可換取一些更大更好的東西。
掌握這概念對孩子日後金錢運用有著相當重要的影響。他們會擁有較強的自制能力,好讓自己可以適當地分配支出及儲蓄,為日後更重要的開支做準備。
讓子女一同參與家庭預算
究竟子女在家庭預算中可擔當甚麼角色,可以怎麼參與?
如果孩子年紀還小,可以先從旁觀察父母制定家庭預算的過程,父母可對某些詞彙和做法作簡單的解釋。家長必須讓子女知道金錢是靠父母努力工作賺取的,不能胡亂揮霍。而賺取的薪金是用來應付常開支,並需留部份作儲蓄,為日後重要且大筆的洗費作準備。告訴他們家中必要開支有哪些,例如:水電煤、各類税項和租金等等。家長不妨也給子女講解甚麼是儲蓄和家,它的作用,譬如要供書教學、參與興趣班等。
再大一點的孩子可嘗試參與家庭開支預算,教導他們如何寫支票和網上交賬單,甚至乎幫忙處理些較簡單的動作,例如:讀賬單和電話單。
家長的習慣對子女的影響很大,自然要成為一個好的模仿和學習對象。
看理財教育動畫
給子女電子零用錢
封面圖片來源:Showbiz Cheat Sheet
What to read next
【理財教育】學校沒有說和沒有教的事
八月 23, 2019 無評論
不知不覺,又到了暑假的尾聲,十天之後就係小朋友要日日執書包上學的日子。提及學校,不知大家有否聽聞學校裡不能說的秘密呢?
【理財教育】淺談「窮爸爸·富爸爸」中的理財觀念
九月 6, 2019 無評論
每次路過書局,總會看見門口羅列著一系列的理財書籍,例如「XXX的X堂理財課」等,可見理財在香港人「眼」中的地位。